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扬波小区垃圾分类率达90% 非试点小区是如何炼成的?
更新时间:2012-02-28 浏览次数:1800
 
image
    一位居民将废弃的纸头从垃圾袋中取出,扔进干垃圾的桶内,再将垃圾袋下方的餐厨垃圾扔进了厨余果皮桶内。
  
  image
    目前,扬波小区生活垃圾已经细分为9类。
  
  image
根据居民提出的意见,小区还在垃圾桶附近加装了热水龙头、放置了洗手肥皂。

    东方网记者裘颖琼2月16日报道:在短短5个月内,一个未被列入全市垃圾分类试点范围的居民小区——上海闸北区宝山路街道扬波小区的垃圾分类率达到90%,而绝大多数的市级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率只能达到30%左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非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能够“一马当先”,并让前来实地调查的市区有关部门将之称为“扬波模式”?
  
  生活垃圾9类细分居民不嫌烦
  
  据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最新的调研报告显示,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较高,但参与率不高。绝大多数的市级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比例只能达到30%左右,只有少量的市级试点小区,能够达到40%—50%。然而,扬波小区从一开始就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市级试点小区,达到70%以上,目前已经稳定在90%以上。在1月份开展的一次入户调查中,99%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垃圾分类应该坚持下去”,同时他们“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继续会积极参与”。
  
  目前,扬波小区生活垃圾已经细分为9类,分别为:干垃圾、湿垃圾、塑料包装、塑料瓶、旧衣服、纸张、利乐包、金属、过期药品等。每一类都放置了1至2个垃圾桶,大小不一。在垃圾桶的上方,还贴上了哪些垃圾应该投放在哪个桶的贴士,以及投放流程。东方网记者看到,一位居民在投放垃圾时,首先将废弃的纸头从垃圾袋上方取出扔到了干垃圾桶里,再将垃圾袋下方的餐厨垃圾扔进了厨余果皮桶内。当记者问他“是否觉得麻烦时”,他表示“一点都不麻烦”。
  
  科普引路+细心服务居民被“感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区居民乐于去做垃圾分类工作呢?闸北区科协副主席吴月对此表示,与市级试点小区不同的是,扬波小区开展垃圾分类不是发端于市容部门垃圾分类的试点推进,而是诞生在环保科普宣传的摇篮里。三年前,闸北区科协、宝山街道、区市容部门三方就一拍即合,将垃圾分类作为低碳环保宣传的切入点,制作了宣传垃圾分类的专题版面,举办了垃圾分类知识的专题讲座。
  
  而从扬波小区筹备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伊始,热爱家园志愿者协会就在街道办事处的邀请下,动员了上百人次的志愿者前来值班,每天在上午和下午两个居民投放垃圾的集中时间段,为每一位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或者是钟点工、保姆等相关人员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此外,根据居民提出的意见,小区还在垃圾桶附近加装了热水龙头、放置了洗手肥皂。“就是在如此贴心的服务下,居民也被感动了。”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郑阿姨这样向记者说道。
  
  据悉,目前扬波小区物业正在尝试让干湿垃圾进行分解后,变成一种液体的有机肥料。小区物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干湿垃圾分类后,如果可以变成好东西,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居民干湿垃圾分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