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投分类垃圾换有机蔬菜
更新时间:2012-05-29 浏览次数:1372
 

                                                                                                                              ■居民在刷条形码扔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新快样本】

  佛山首试自动回收分类垃圾机器

  新快报讯记者 李佳文报道

  如何监管市民分类扔垃圾、如何让市民在分类过程中尽快尝到甜头,都是垃圾分类中的难题。记者昨天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看到了一种新模式:装在公寓楼下的自动收集投放机能够识别居民贴在垃圾袋上的标签,可回收物不仅能返现给居民,厨余垃圾也能累计积分换有机蔬菜。

  丢错垃圾将被教育

  实名制投垃圾这件新鲜事在3个月前出现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弼塘村。该村的农民公寓楼下被安装了1台绿色的智能垃圾回收机,旁边放置装载厨余垃圾的白色大塑料桶旁也安装了1个刷卡器。居民们靠分类投放垃圾换钱换有机蔬菜正是靠这些机器实现。

  据介绍,弼塘农民公寓里住了423户人家,中有213户的居民办理了一个垃圾分类账户。这个账户可与银行卡、市民卡、广佛通公交卡等智能卡类绑定,为实名制投放垃圾打下基础。居民每次分类投放垃圾的流程是:到智能垃圾回收机刷一下垃圾账户绑定的卡片,机器便吐出一张条形码。条形码往机器上的读取窗一刷,投放口便自动打开。居民此时把条形码贴在装着可回收垃圾的垃圾袋上,再把可回收垃圾扔进机器。投放厨余垃圾时,只需刷卡后10秒内投放,不用贴标签。

  每次可回收垃圾的合格投放,3天后机器所属企业便会给市民的银行卡或交通卡充值。每次厨余垃圾的合格投放也会换来一定积分,居民可以在每周六小区举行的“农夫市集”上兑换有机蔬菜。由于有了实名制和视频监控,一旦居民往机器里投放的垃圾不合格,就可以溯源找到投放者进行教育。

  前端减量已有成效

  据介绍,这套机器已收到了不错的前端减量效果,但仍然需要后端的填埋或焚烧设施。“我们测算过的数据是可以减量60%到70%的垃圾,最终仍有40%到30%的垃圾仍需填埋或焚烧。”番禺知名网民“巴索风云”认为,该制度成功地把实名制灌输进垃圾处理中,让居民学会垃圾分类,最终实现通过前端分类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

  据设备运营公司透露,这套设备适合于封闭式且居民有下楼投放垃圾习惯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