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再生资源成为了社会的热点。作为一个逆向物流过程,从资源丢弃到处置环节,需要回收进行保障。但是目前国内的再生资源大部分被不规范的“摇铃大军”回收,处于较难控制的局面。“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立足于打造上海品牌,辐射周边,在全国首先尝试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已建立遍布全市近1300个回收点,以改变回收行业现状。
严守流程承诺
朱女士有一台21寸旧电视闲置不用了。但听说“以旧换新”就要结束了,赶紧给不少能开以旧换新凭证的公司打电话,结果回收工人都说最近回收量太大,工作都排满了,恐怕来不及回收了。直到拨通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司的电话,保证3天之内回收。
随后工作人员来到朱女士家中,在以旧换新登记表上,逐一记录下电脑品牌、主机序列号等信息,短短几分钟,工作人员就为她开具了“以旧换新”凭证。朱女士高兴极了,庆幸自己赶上了“以旧换新”的末班车,第二天就可以去商场选购新机了。
垃圾“寄”出,实惠入卡
金桥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回收的核心载体是“阿拉环保网”。市民只要登录“阿拉环保网”注册成为会员,就会获得一张阿拉环保卡。截至目前,阿拉环保网已有会员5.3万人,借助不断铺设的回收网点(目前已有1300多个),寄出了大量的电子垃圾。像手机这样的小型电器,居民只要先在网上打印一张条形码,贴在手机上,就能像寄信一样将家里的电子废弃物就近寄给服务平台。如果是不会上网的老人,也可以将电话号码贴在手机上,回收人员将积分打进与电话号码绑定的账户内。
小黄是在金桥上班的白领,也是“阿拉环保网”的“粉丝”。热心环保的他,不久前浏览网页发现了“阿拉环保网”,立即注册成为会员,通过这个网站处理了家中大大小小的电子废物。现在我的卡里已经有两万积分了。目前“阿拉环保卡”中每100个环保积分就能兑换人民币1元。我想把这些积分留给我的孩子用,教会他如何建立环保银行账户。”同时,他负责金桥一企业的环境安全管理,需要经常在企业宣传环保理念。他看到平台的环保活动具有环保互动性,便根据网站信息联系到平台工作人员,非常希望平台将回收活动拓展到公司内部。平台工作人员便根据企业需要安排了每月的回收日。在企业支持和平台积极完善的双管齐下互动中,白领们参与的劲头一次比一次踊跃。“平时,我们经常会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越来越多的居民在‘阿拉环保网’开设了环保账户,我们的回收箱也越布越密,使交投变得越来越方便,”金桥再生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琍萍说,“我们希望将环保回收变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回收,创新高效
截至目前,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建立小家电自助回收箱回收网点1300多个;大家电回收网点46个。“阿拉环保网”的网络注册会员数超过5万人;现场宣传回收活动累计1300场。2010年6月以来,收集小型电子废弃物超过35万件,被批为“浦东新区社区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点特许经营商”;家电“以旧换新”回收超过111万台,在上海市回收企业中排名第二,并连续蝉联2010年、2011年“上海地区家电以旧换新优秀组织奖”。
金桥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创的物联网模式的回收,具有“创新”、“低碳”、“便捷”、“实惠”的特色:电子商务运营,合理配送物流,减少能源消耗;居民全自助交投,无需预约和等待;减少流通环节,让利于居民。目前正在开发第三代阳光阿拉环保卡,将环保与专业金融机构光大银行合作,使环保积分具有金融借记功能,可在银行卡中存储、借记、消费,还能为下一代从小开启一个绿色环保银行账户,为其储蓄一份“环保基金”,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沪上乃至全国首家“环保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