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被丢弃的废物是用于帮助未来城市建设还是挤爆填埋场
更新时间:2013-07-01 浏览次数:1575
 

Terreform ONE计划利用废旧船只的部件修筑缓冲礁,保护城市免于风暴的破坏。

在古巴,贸易禁运创造了一种“修补利用”的文化,从汽车到眼镜都可被改造利用。将来,全世界都必须习惯于这种生活哲学。

目前,废旧金属被挤压成方块,但在未来,它们可以被切割成各种形状,然后用来建造大楼框架。

现代城市创造力大量的垃圾。假如这些被人们丢弃的废物可以帮助建造未来的城市,而不是挤爆填埋场?

城市为了很多种用途而发明。首先是将重要资源集中起来,然后才是贸易、政治和军事防御功能。但是,在现代城市空间大多围绕大工业而建。今天,这种后工业城市给环境造成了巨大伤害,甚至已经能够影响到城市边界线之外。城市源源不断制造的垃圾是导致其地理疆界之外污染的主要原因。城市的垃圾处理必须改革,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从意大利那不勒斯,到中国的北京,都面临垃圾问题。填埋场爆满,垃圾焚化炉可能释放二恶英等有毒物质。城市垃圾处理必须有新的策略,包括从源头上重新设计消费品。很多新的理念已经产生。

不久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 (百万分之四百),创造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录。要改正人类浪费的习惯需要巨大的努力,微不足道的小改变根本于事无补。人类已经达到了单向消费的极限。在世界各地,垃圾都在增加。在中国,紧随城市化的步伐,城市固体垃圾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南美洲的很多地方也在经历大规模的快速城市化,他们的垃圾同样跟着增多。巴西城市的固体垃圾年增长率达到10%。印度的电子垃圾(包括手机、冰箱、电视等家电)增长达500%。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口自发达国家。南非和中国也必须应对来自外国的大量电子垃圾。

人类将不得不解决城市的垃圾问题,否则将意味着我们这个物种的毁灭。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有一些已经开始被采纳。

第一个减少垃圾的重要步骤是重新思考产品的生命周期。那些用过即抛弃,甚至是一次性的物品必须被法律禁止。此外,产品在设计和制造时就要考虑到它的再利用,拆卸,回收,或是加工改造。比如,很多装饮料的玻璃瓶,与其将它们扔进垃圾箱,不如改造后用来种植花草、改造成漂亮的灯具、或是用来修建墙壁。

一些城市有着解决类似问题的一整套办法。在苏黎世,丢弃垃圾需要支付不菲的费用,相反回收会受到鼓励,城市各地遍布免费的回收垃圾服务。因此,苏黎世有超过90%的城市垃圾被回收,送进焚化炉,用于生产能源。燃烧垃圾并非长久之道,但在过渡阶段提供了不错的解决办法。这种方法需要复杂的工业控制、严格的规范和执行、可以持续的经济计划。最新的垃圾焚烧技术,比如等离子气化厂造价相当的昂贵。

对于马尔默、东京或哥本哈之类的发达城市,使用垃圾发电方案顺理成章,这些地方人口稳定富足,用征税来支持昂贵的垃圾发电并不困难。但是,对于像拉各斯或雅加达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垃圾发电却难以推行。

为了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一些城市已经在推行民用垃圾处理系统展览。在中国杭州,每年有超过1万名游客参观垃圾填埋设施。纽约的Freshkills填埋场在100年内将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公园,展示用垃圾改造的人造景观。古巴是一个物产并不丰富的岛国,由于长期受到经济制裁,古巴人养成了废物利用的习惯,一切物品,从上世纪50年代的汽车到眼镜都可以被改造利用,一点都不浪费。

设想类似的方式在美国推行。美国是地球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制造了全球30%的垃圾。每年,每个美国人扔掉约3/4吨的垃圾。美国人的心态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消费文化。人们制造的废品都到了哪里?希瑟·罗杰斯在她的《明日消逝》一书中说,用过就扔的消费方式无以维系。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削减———停止大量生产用过就扔的消费品。然后,我们还需要一个大胆的再利用计划。

垃圾危机迫在眉睫。目前,纽约市每天要处理近3.3万吨垃圾。从前,这些废弃物品大多数被运往萨顿岛上的FreshK ills填埋场。每两周,曼哈顿的居民抛弃的纸制品就能装满帝国大厦。Terreform ONE(一个非盈利的建筑及城市智囊团,致力在城市废弃区推广生态设计)的R apidR e(f)useandH om ew ayprojects(垃圾再造计划)试图革新纽约的垃圾处理设施。根据设想,垃圾将被改造成建筑材料,打造出一座卫星城。理论上,用FreshK ills填埋场的垃圾材料就能造出7个新的曼哈顿岛。

究竟要如何做?巨型的3D自动打印机改造后可以很快对垃圾进行处理,将它们变成需要的材料,整个工程大概需要几十年。这些自动化的机器完全基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无需发明任何新东西。过去用于将垃圾压缩成方块的机器,在装上可调节的新“下巴”之后,可将垃圾压缩成需要的简单形状,便于组装。这些垃圾建材经过电脑几何程序的设计,用于修建拱顶、格栅、窗户,或根据需要压成各种规格形状。不同材料可以有不同的用途:透明塑料可用作窗户、有机材料可用于修建临时的可降解支架、金属可修建主体框架,以此类推。最终,未来的城市在垃圾和原料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如果你认为这一切听上去很熟悉,确实如此。想想2008年的皮克斯动画片《机器人瓦力》(WALL-E)。RapidR(e)fuse大约在同一时期诞生。WALL-E是一个缩写组合:WasteA llocationLoadLifterE arthC lass,意思是“地球垃圾分装员”。他被人类留下处理数万亿吨的城市垃圾。瓦力不知疲倦地将成山的废弃材料堆积成金字塔的形状,它的勤劳工作似乎徒劳无用。电影没有告诉人们,瓦力这样做的原因。然而,如果垃圾能够被再加工,变成建筑或是真正的城市空间,如果有一种方法,可利用现有机器完成这一工作,到底有多少材料是可以利用的?任何卫生的填埋场都可以被视为建材仓库。可压扁汽车,或是自动给垃圾分类的重型工业技术早已存在。3D打印如果能够应用于更大规模,则具有无限可能。这就是Terreform ONE所设想的城市的开始。

这座城市将源于垃圾;但并非普通垃圾,而是‘智能废品’。首先我们需要逐步适应这种废旧改造:如何让废旧材料无形地融入城市的“肌理”,将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将变得更适合居住者的需要。这座新的城市也许是用垃圾建造的,但它也通过电脑连接。建筑材料具有学习功能。城市不同于机器,更接近复杂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可以达到持续和谐的状态,甚至变得更强壮。如果生态模式能够持续生产并永远存在,理论上,城市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