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街道垃圾分类站变身对外经营的废品回收站
更新时间:2013-11-19 浏览次数:1938
 

    本是垃圾分类站,却被挪用,成了生意兴隆的废品回收站。读者王先生致电上海《劳动报》称,在靠近漕宝路九星建材批发市场的环东一路上,有一个大型废品回收站,门口却挂着“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垃圾分类站”、“闵行区绿化垃圾分类处理场”的牌子。市民质疑,占用大片绿地的垃圾分类站如此“挂羊头卖狗肉”,谁来监管?

  这个分类站处于外环线东侧,北临沈长浜街,沿着环东一路,从星北路一直到九星路。据观察,该站正好处于外环线林带内,两边都是高树,淹没在一片翠绿色之中,若不是进进出出的废品回收车,很难发现林带里有如此大的垃圾分类站。

  垃圾分类站有三个门,紧靠沈长浜街的门不时有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进出。在站内,纸箱、塑料瓶、破旧衣服、玻璃制品、废弃钢铁等多种废品分类摆放。该站所有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制服,绿色短袖衫,胸前写着“古美”两个字。一名正在打包的小伙子听来人表示要卖废品时,他变得非常热情。“废纸盒8毛钱一斤,废铁1块4,你有多少要卖?”“我们这里什么都收。”说罢他写了个电话,说如果有大量废品可以联系。他透露这个废品回收站有30来个员工。

  经了解,该垃圾分类站负责人为古美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牛先生。牛先生称自己在古美地区从事多年废旧物品回收,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经验,古美路街道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建立了此站,今年4月投入使用,街道委托他进行管理。

  牛先生说,当时街道委托管理时要求不能对外经营,只能回收古美街道的废弃物。但这一点并没有得到严格遵守。牛先生解释说:“我们是基本工资加提成的形式,有些员工为了拿高提成,所以回收了其他的废品。”垃圾分类站的建立是为了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然而外环线林带本为公共资源,公司并不向街道方面缴纳租金,分类站私自转为商业用途后,所得利润也归老板所有。如此公物私用,是否得当?

    为何要在林带内建设垃圾分类站?是否得到了相关部门审批?

  闵行区信访部门称,古美街道规划配套滞后,没有环卫停车场地,随着小区和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处停环卫车的问题影响作业单位也影响道路交通,所以经各方协调后,同意在外环线绿化林带内废弃道路上临时增设环卫停车场,用于停放部分环卫车辆及垃圾分类工作。

    那当它成为对外经营的废品回收站,谁该负责?古美路街道市政卫生科表示,垃圾分类站由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所监管。所长杨先生表示,最近确实收到不少市民投诉垃圾分类站噪音扰民、脏乱差、影响交通、消防安全等问题。杨先生称垃圾分类站对外经营,是坚决不允许的,街道方面已经下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8月15日之前整改。要求此后该站不能作为商业用途,对外经营,只能用作垃圾分类、建筑垃圾停放及环卫车辆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