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谁生产、谁回收”能实现吗?
更新时间:2013-12-23 浏览次数:1128
 
       日前,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索尼中国和同济大学共同举办的“让电子废物回家,共享美好绿色未来”环保论坛及电子废弃物兑换礼品活动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将闲置电子废弃物“变废为宝”。记者从与会专家处获悉,随着中国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和报废进入高峰期,电子废弃物处理问题越来越明显,“谁生产、谁回收”将成为未来这一行业的主流解决模式。

   “谁生产、谁回收”难点在哪?


     推行“谁生产、谁回收”的难点在于,回收过程的再生成本该由谁承担以及回收体系如何建立。

     对于成本问题,我国于2012年5月21日颁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按照《办法》,电子产品的生产者每卖出一台电器,同时要缴纳一笔回收基金,这笔钱最后用于回收处理企业的补贴。而对于回收体系,除了以宣传、鼓励等方式希望消费者参与其中之外,暂无更好的办法。

    对于这种主动回收尝试,虽然需要增加运营成本,但却被专家认同。因为在对产品结构的熟悉程度以及零部件再利用的效率方面,由生产者自己来回收的优势非常明显。“生产者自己回收能更好地利用再生资源,当然这也必须建立在诚信经营、消费者习惯的养成以及杜绝山寨制品的基础之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教授说。

    还有多少再生潜力可挖?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该如何进行?除了提取其中的贵金属之外,还有多少资源再生潜力可挖?


   “从产品材料的占比来看,塑料是最多的。”李光明教授给出了一组数据:一吨废旧电子电器上的线路板中能够提取黄金900克、锡30公斤、铜130公斤,还可以得到塑料270公斤。而索尼公司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在他们的产品里,塑料所占比例约为25%左右。


     据了解,通常再生塑料由55%的全新塑料,加上30%再生塑料及约15%的阻燃剂构成,经过数次再生后,塑料的质量会明显下降。相比之下,索尼目前研制的再生塑料可由99%的再生塑料加上1%的阻燃剂制成,同样取材于光盘、饮料瓶以及再生板,这种再生塑料质量相对较为稳定,且可比制造同样数量一次塑料的碳排放量减少78%。目前,索尼已将研制的再生塑料应用于电视产品之中,今后还将逐步应用于摄像机、照相机等产品制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