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经信委牵头组织的《上海市固体废物资源化信息管理公共平台试点建设》研讨会,11月11日在上海节能环保产业园举行。平台建设单位——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推广中心介绍了平台试点建设的情况。与会者对此方案开展讨论,发表积极的意见。市经信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吴金城处长主持会议,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巡视员黄建忠参加研讨会并做指导性讲话,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支持上海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固废资源化产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第一,家底不清,产生源信息缺失或不完整;第二,资源化利用率统计缺乏科学依据,资源化产品及减量化的无法真实反映,更不要说细分品种;第三,政府部门间信息封闭,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很难实现固废资源化跨部门信息化“可追溯”全生命周期的机制。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固废产生体量不断扩大,但固废的处置与利用依然如此严峻,上海市的固废管理急需一个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来改善现状。
经过充分讨论,与会者形成共识:在本市建设废弃物资源信息化交易平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通过平台的信息技术实现固废物产生和利用的分类统计,解决长期来“数据不准”的老大难问题;二是掌握固体废物的全生命周期情况,如厨余沟油的回收及利用,大宗固体废物的源头和下游产品,废旧电器电子物品的回收利用,能讲得清“来龙去脉”,切实做到“可追溯”;三是通过平台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推广服务,推动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上新台阶。

会上,不少专家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第一,信息平台要突出公益性,设计企业欢迎的公共服务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予以大力支持;第二,要以市场化之手推动,设计一体化的网上平台,以会员制方式,调动企业广泛参与;第三,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探讨,明确平台建设的公益性与市场化驱利性的界限,找到两者最佳的运作契合点。
平台建设以制度+科技+服务为一体整合提供第三方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吸引积累真实交易,通过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公开的固体废物交易服务模式。政府职能部门积极营造法制化环境,加快推动服务吸引模式。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平台适当的权利,促使平台更全面的贴合到整个固废的管理过程,促进行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配套增值服务,全面贴切的为企业提供固体废物一站式无忧服务。
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关系到上海城市安全有序、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上海城市综合管理软实力的水平。2013年上海工业总产值3.4亿元,同时产生工业固体废物2054万吨,利用量1954万吨,利用率达95%以上,为国内领先。目前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有231家,年产值达74亿元。
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环保局、市绿化市容局、上海海关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宝钢发展公司、石洞口二电厂、市固废管理中心、市废弃物管理处、上海大学、第二工业大学,以及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行业协会的专家,共30余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