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显示,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已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石油、白银、铜铁矿价格普遍跳水。从“稀缺性”、“超级周期”到如今价格一跌再跌,神话是否已经被打破? 目前根据feijiu网数据统计来看,情况没有丝毫改变。11月CPI增幅再次回落,并连续3个月处于“1时代”,反映出中国经济“三期叠加”背景下,内需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 2014全年CPI涨幅预计在2%左右,为货币政策调整留有足够的空间;而11月PPI录得连续33个月下滑,且跌幅进一步扩大,反映出国内工业领域通缩仍在延续,预计到明年上半年PPI负增长态势难以逆转,传统制造业的“寒潮”不散。 而现在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近阶段全球各经济体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矛盾愈发凸显。“货币战争”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非美货币趋于宽松以刺激经济,而美元指数“日正当空”向上趋势不改,对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施加压力。各国实体需求的疲软使得商品缺乏新的“接盘手”,市场资金从实体转入股市以追求高回报,推动下半年股市和商品走势凸显“冰火两重天”格局。 对于铜市,当前铜价低位弱势运行,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方向性指引,除非中国决策层意外态度转向,出台更多实质性利好政策,否则铜价仍面临较大的下行的压力。对于石油,目前受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制裁的影响,国际油价短期内难有起色,油价的下行在短期内有利于化工制造业的发展,对塑料制品的研发和回收都有一定的好处。对于钢铁市场,楼市虽然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但并未见明显好转,寒潮还未散去。而钢铁企业近半年来的产品积压已经相当之大,也很难在短期内被消化掉,鉴于此,依然不看好废旧钢铁的回收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