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废玻璃回收,真的无利可图?
更新时间:2015-11-30 浏览次数:2103
 

如果做一个统计:“啤酒喝完了,瓶子怎么处理?恐怕九成以上的市民都会回答:“扔了。”为何原先以瓶补差价换酒的啤酒瓶不再回收?致公党上海市委“上海生活废弃物‘三化’ 利益机制重建研究”课题组,从“资源化回收利用价值链”的角度对上海居民废玻璃回收利用进行了调研。

调研显示,现在上海废玻璃收购价仅每500克7分,小区收废人收来后卖到废品回收站是每500克1角,中间只能赚3分钱差价;加上废玻璃体大量重、运输成本高,费时费力不划算,收废人或废品回收站都不愿回收废玻璃,白送也不要。眼下,废玻璃(瓶)在市郊直接由收废人、专业企业等有偿回收,但在中心城区没有人愿意有偿回收,结果只能当作垃圾扔,由环卫系统收集运到分拣站分拣后,再送到专业处置企业实现资源化再利用。其原因主要是废玻璃回收再利用价值低。同时,由于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制造玻璃(瓶)工厂的机械化程度提高,用矿砂直接生产玻璃(瓶)的成本与回收利用废玻璃再加工的成本差不多,生产企业利用废玻璃的积极性也不高。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每天混入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废玻璃达500吨,回收利用的不多,不仅浪费了再生资源,还影响了城市环境,而且容易造成 伤害。

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废玻璃完全可实现回收利用。致公党上海市委调查显示,本市有一家专业处置企业经多年努力,除自建三级回收网络,市郊已有200多个网点回收废玻璃外,还接受环卫部门回收的废玻璃。该企业将收集的废玻璃通过滚动清洗、二次人工挑拣和破碎,制成标准颗粒,提供给玻璃制造企业作为熔制玻璃的原料,色料每吨250元,白料每吨420元,高白料每吨700元左右。利用再加工后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食品玻璃以及烟灰缸等装饰品,回收利用率可达百分之六七十,产业链和价值链是贯通的。

致公党上海市委认为,应采取专业企业无偿回收、有偿利用的模式,尽快构建以专业企业为主体的居民废玻璃资源化回收利用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和帮助,打通产业链和价值链,切实解决居民废玻璃的资源化回收利用问题。对此,课题组建议推动居民废玻璃资源化回收渠道——环卫部门与专业回收企业的“双轨并一轨”工作。在居民小区放置废玻璃回收专用箱,负责管理和无偿回收,环卫部门帮助专业回收企业将回收来的废玻璃运输到处置厂区,运费按市价结算,既减轻专业企业自己建立运输车队的负担,又充分发挥环卫专业运输能力,让市场真 正发挥作用。同时,把上海推进垃圾分类中财政给予废玻璃回收桶设置等的建设补贴和废玻璃回收利用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纳入市政府实事建设项目, 对专业回收企业予以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