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环保成本不断上升,本就长期低迷的废品回收行业生存越发艰难,但却从未降低初创企业想要大干一场的热情。是什么吸引年轻团队不断进入?未来,废品回收的格局又能否因为他们而改变?
这两天,杨浦区大学路附近出现了一台形似快递自提柜的智能废品回收箱,书籍报刊、纸板箱、饮料瓶、旧衣物等常见有价废弃物都有专属的回收入口,有的论斤秤,有的按个卖,回收价格根据市场价浮动,最终通过微信和绿色账户支付给用户,如同一个自助废品回收站。
设计开发这款回收箱的是不到2岁的初创企业“洁帮回收”,公司CEO邓锋告诉称,公司希望用拼搭乐高积木般的灵活的箱体组合模式,实现全品类生活垃圾的自助回收。如果顺利拉到风投,会在杨浦、普陀先投放100台回收设备。
看到这个你不会想到这是一个收废弃物的东西,造型也好整体尽可能用比较时尚的方式去做。上面会做成太阳能板,这样一来我根本不用电。根据不同的社区需求,可以拼接不同的主机板面在里面。
随着环境保护的门槛提升,寒冬中的废品回收行业已经呈现出新的格局,“小、散、乱”的作坊式企业纷纷关门,传统大、中型企业正在洗牌,年轻的创新型企业迎来机遇。去年诞生于北京的“盈创回收”就成功获得1500万美元的海外融资,并在去年年底进驻上海,目前在本市中心城区投放了200台饮料瓶回收机,每月可以回收约2万个饮料瓶,明年计划增加1500台。盈创市场部总监冯娟称,尽管年轻企业的尝试并非一帆风顺,但废品回收的格局已经因此呈现出巨大变化。
现在这个行业相对偏传统,所以年轻人投入进来其实更多是把更好的技术,包括互联网+纳入进来,对这个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是很好的开始。近两年开始,很多风投也都关注我们环保啊、这个行业。现在已经是在陆续地被看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