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上海也基本实现了2020年的垃圾分类Flag:
2020年可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市民分类习惯初步养成,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双双达到95%;
垃圾分类实效趋于稳定,“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湿垃圾分出量增长,干垃圾处置量减少)目标。
特别是在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与效果上,成绩显著,截至12月,全市可回收物回收车辆364辆,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不少区超额完成了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建设任务。
2020年全市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吨/日,比2018年增长431.8%。
尽管可回收物相关成绩喜人,但近期的调研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公共场所垃圾混投现象严重
路边、车站码头、商场医院的公共区域等高流动性场所的垃圾箱中,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混投现象几乎在90%以上。
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从市民的自觉性到外部的监督条件,再到后期的垃圾收集处理,都有所缺失。
01缺少必要的监督
自上海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以来,主抓“居民小区”、强调“单位分类”的形式,让居民在小区和单位内都能在被监督、被激励的情况下,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而在公共场所,没有了监督的压力与激励的动力,市民垃圾分类的意愿和行为都在减少。
02干垃圾与可回收物的区别认识不深
大众最初对垃圾分类感到陌生的就是“干湿分离”,再三宣传与教育干湿分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之后,市民会主动分离干垃圾与湿垃圾。
而对干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区别,市民的认识并不深刻,面对公众场所只有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二分类垃圾箱,市民只负责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并不关心是不是正确分类。
03公众场所垃圾桶后期处理不及时
每当公众场所的某一个垃圾桶装满后,相关工作人员又不能及时清理垃圾桶,不想举着垃圾走路的市民便会将垃圾直接丢进另一个桶中。
可回收物回收工作存在瓶颈
调研中,企业普遍认为,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环环相扣,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市场行情影响,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政府关注和支持。
尽管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和运转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对照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应用尽用”的目标,我市可回收物回收工作仍存在可回收物体系功能不健全、回收主体企业聚集度不够高、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出路尚不稳定等问题。
加快完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
最近,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集中走访了上海部分区块,深入一线实地察看了可回收物中转站、集散场等,就可回收物回收、运输和资源化利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地调研本市可回收物回收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市发改委、市绿化市容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制订了《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导则(2020修订版)》,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补贴政策中关于可回收物服务点和中转站建设的补贴细则、申请标准、程序和审核流程等内容。
一起将可回收进行到底
可回收物的高效回收利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合力举措,共同推进。
同时,也少不了我们作为市民的努力,无论是居家、单位办公,还是在公交地铁站、街道等地方,都让手中的可回收物进入到蓝色的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
来为可回收物出谋划策吧,特别是如何提高公共场合可回收物的投递正确率呢?不妨在下方留言区说出你的想法吧!
来源:绿色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