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副组长、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崔明华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固废法》修订后,本市根据《固废法》第四章和《条例》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不断巩固垃圾分类成效。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基本建成。本市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从2018年1.76万吨/日上升到2.84万吨/日。可回收物回收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已在全市建成可回收物交投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约7000吨,并已基本实现玻璃和泡沫塑料的本地再利用。
另外,本市积极探索“互联网+”的回收模式,一些住宅小区通过配置信息化终端实现回收服务的智能计量称重、轨迹定位、数据比对,一些街镇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可回收物源头可追溯、过程可追踪、信息可查阅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逐渐养成。经过力度空前的社会动员,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市民都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之中,垃圾分类已基本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2019年以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季度对全国46个试点城市垃圾分类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终保持第一。2021年上半年,全市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出(回收)量较2019年上半年分别增长89%、1.65倍和14倍,干垃圾处置量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28%,“三增一减”效果显著。
一年来,本市在固废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做好固废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检查发现,相对于法律要求,本市固废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仍存在短板。”崔明华说。比如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还存在不足。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标准体系还不健全、出路尚未有效建立、就地处置技术还不成熟,广泛应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湿垃圾处置能力还存在缺口。由于工艺路线、设施调试等原因,明年年底湿垃圾处理能力仍将存在一定缺口,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还有一定压力。
“要用超前思维建设固废末端处置设施。”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戴柳认为,要加强对本市未来发展的研判,前瞻性的预判湿垃圾等固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的需求,明确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处置的目标及硬件设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本市能够按计划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在规划湿垃圾处理能力时,不仅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长远,特别是五大新城建设导入人口的垃圾产生量,多考虑极端情况,不能仅仅满足于处置能力的平衡,要努力破解处置设施建设中的邻避效应,落实固废利用处置设施用地保障,确保规划中固废利用处置项目及时落地。
戴柳还建议,大力扶持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链。固废处置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相关产品规范及综合利用标准,出台扶持政策,拓展产业利用渠道,加速形成资源化处理的全产业链,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抓紧破解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问题。
执法检查报告还指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还不够畅通。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标准不够精准,回收企业对泡沫塑料等体积大、密度小的物品缺乏积极性。回收企业与循环利用企业尚未实现有效对接,不少再生资源还需要运到其他省市进行利用。代表们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完善低价值可回收补贴政策,加强骨干企业培育,支持龙头企业打通前端分类回收,后端处置的产业链。
“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用法律武器、法治方式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把《固废法》的重要制度措施执行到位。”崔明华说,要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水平。抓住本市当前垃圾分类的有利形势,持续用力、精细管理,进一步加快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抓紧解决生活垃圾分类依靠信息技术而非人力管理、湿垃圾破袋依靠技术手段而非人工等问题,真正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做成做好。
作者:王海燕
来源:上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