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低碳园区】明标定向,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集聚促进低碳发展
更新时间:2022-03-23 浏览次数:407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实现绿色增长、引导绿色消费也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任务更加迫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对加快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绿色转型,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和气候目标已成为必然趋势和全球共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强调资源的充分利用、废弃物的尽可能减少,可减少资源在加工利用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显著的资源节约与碳减排协同效应,是推动经济绿色增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

二、资源循环利用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有效手段

我国主要金属资源人均储量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我国一些主要资源人均拥有量低、对外依存度高,如铁矿石为17%、铜资源为17%、铝土矿为11%,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对外依存度将不断攀升,亟须筑牢资源安全屏障。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激活消费市场,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换言之,经济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提升,也将必然导致资源消费需求增长,资源供需矛盾仍将进一步加剧,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全面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无疑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三、《实施方案》出台背景和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成就显著。与2015年相比,2020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26%,单位GDP能源消耗继续大幅下降,单位GDP用水量降低28%。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废纸利用量约5490万吨;废钢利用量约2.6亿吨,替代62%品位铁精矿约4.1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450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为325万吨、740万吨、240万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不高,关键资源综合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健全,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转化不足,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等。在此背景下,《实施方案》的发布实施,将为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四、《实施方案》主要目标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其中,冶炼渣达到73%,工业副产石膏达到73%,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其中废钢铁3.2亿吨,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废纸6000万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高,努力构建创新驱动的规模化与高值化并行、产业循环链接明显增强、协同耦合活力显著激发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生态。

五、《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围绕构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闭环管理,提出3大工程。

第一,实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工程

在巩固“十三五”发展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动工业固废规模化高效利用。瞄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的薄弱环节和产业堵点,着力提升复杂难用固废综合利用能力,重点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量效齐增、提高赤泥综合利用水平。同时,从推动技术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两方面减少工业固废产生。

第二,实施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

持续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着力推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聚焦当前社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深化废塑料循环利用,探索新型固废综合利用路径。

第三,实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工程

从强化跨产业、跨地区协同利用,推动工业装置协同处理城镇固废,推进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加强数字化赋能和示范引领等方面,持续提升行业发展能力,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六、《实施方案》明确鼓励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集聚化、一体化发展

一是鼓励大型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塑料聚合加工等企业与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大型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绿色加工配送中心。

二是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再生资源领域小微企业入园进区。

三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再生资源产生量大地区,建设一批大型跨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集聚区,构建跨地区跨产业循环链接、耦合共生的绿色化高值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

七、园区化集聚发展是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集聚化是再生资源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企业的市场交易频繁活跃,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缓慢的趋势有所改变,回收行业逐步走出效益低迷态势。随着环保督察力度持续加大,一些不规范的再生资源企业被关停,再生资源产业逐渐由‘低小散’粗放型经营模式向规范化、集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加快。随着“双碳”目标战略提出,下游对再生资源本身需求升级,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格局必然会被重塑,集聚化成为再生资源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

(二)园区化是再生资源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战略抉择

当前,工业发展已走向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产品高端化、市场国际化的道路,产业园区化发展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再生资源产业园区 是再生资源领域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战略抉择,是推动循环经济走向实质性建设阶段极为有效的现实途径。

数据显示,全国大大小小的产业园以数万计算,分布广泛,包括了55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991家省级开发区,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其他地级市和县级产业园更多。仅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全国新增产业园区超160个,包括新建、拟建以及建成的园区总量,其中华东地区建设数量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而三北地区则整体建设数量较少,产业园区建设整体呈现明显的地域差距。

近些年来,我国围绕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先后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回收体系试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等多项重大示范工程,促进了以扎口管理、产业链循环衔接、公共平台支撑、环保集中处理、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园区模式发展。实践证明,园区在拉动再生资源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引领行业升级方面成效显著

(三)园区化有助于绿色化高值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构建

一是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优化空间布局。根据再生资源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园区化集聚发展,可以进一步优化园区内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充分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卡脖子”问题集中解决,低碳技术联合攻关,污染集中处置,污水集中处理,余热集中利用,土地节约集约。

二是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循环链接。通过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集聚发展,可以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建设和引进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积极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切实提高资源产出率。

三是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节能降碳。产业园区化集聚发展有利于科研、技术、装备、市场、资金、政策等综合发, 展要素的集聚,有助于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企业间的协同,便于开展节能降碳、循环化改造,从而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促进节能降碳。

四是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在产业园区内有助于加强对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原材料和废弃物源头减量。有助于加强资源深度加工、伴生产品加工利用、副产物综合利用,推动产业废弃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五是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和集中治理。产业园区化有助于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实行污染治理的专业化、集中化和产业化,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同时,统一规划,集中治污,可大大减少环保设施的投资,节约治理费用,便于环保监测,有效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

八、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集聚发展思路

一是规划引领搭建产业集聚新平台。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引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本着“集约节约、转型升级、集群聚优”的原则做好园区发展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区域或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需求,着力在建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打造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全产业、闭环式生态链。同时积极推进园区循环产业链发展,通过补链、建链、强链,推进区域内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要留足“二次创业”发展空间,实现提质增效,逐步推进“园中园”模式,提升园区发展层次。

二是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园区定位至关重要,各类产业园区雨后春笋般涌现,生存和发展压力凸显。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园区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产业,如何打造独特的生态产业链条脱颖而出不仅仅关乎一个产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更与区域经济转型、低碳发展息息相关,不能“摆开八仙桌来的都是客”,像菜篮子、菜市场,什么都往里装,要立足区域优势,以产兴园、以园聚产、产城融合发展。只有定位明确了,才能让产业园区发展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有特色,才能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在完善规划,明确定位的基础之上,按照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要求和“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编制产业链图谱;科学招商、创新招商,聚焦重大产业项目、绿色产业项目,充分发挥主导产业或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在资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以链条优势打造特色的细分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集群生态,加强项目对接、产品对接和产业链对接,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完善配套政策和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移,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形成上下游相协调、横向互补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各类要素快速集聚,加快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努力推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四是做好“二次创业”促发展。结合区域实际,立足产业优势,聚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紧盯业态提升,优化发展质态,培强优势产业链条,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积极推进现有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切实推进企业技术升级、品牌升级、规模升级,有针对性地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区域、园区、产业、企业之间互补的内在经济联系,不断做优做强产业规模,提升区域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

五是多重合力服务产业集聚加速。制定产业政策,强化政府引导,明确扶持重点,加强产业协调,统一布局,梯度推进;增强创新驱动,积极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园区产业发展新引擎,增强园区产业聚集新优势;推动运营管理部门由“政策型趋向”转为“服务型趋向”,充分赋能赋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发展“洼地”,建设覆盖开发园区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要素环节、服务功能清晰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和智慧化监管运营体系,增添园区发展动能,提升竞争力。

面对全球碳减排潮流下的机遇和挑战,再生资源产业应加快前瞻布局,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先进适用装备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向“高、精、尖”发展,推动企业向“小、精、专”转型。同时,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标准建设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回收体系和回收能力现代化,从而加快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集聚化、一体化、循环化、数字化、规范化发展。

来源:资源再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