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三年来生活垃圾“三增一减”持续显著,引领绿色低碳生活 申城“新时尚”从认同走向自觉
更新时间:2022-07-11 浏览次数:375
 

       近三年,上海2400多万人对一项“新时尚”情有独钟,持续付出时间、精力,贡献热情、智慧,让四类垃圾彼此划清了界限。

  最新公布的一份成绩单反映了这项“新时尚”的深入人心: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达6141吨/日、湿垃圾分出量达9446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达2吨/日,干垃圾处置量达14787吨/日,相比2019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1.3倍、72.9%、13.9倍,下降了27.8%。

  持续显著的“三增一减”,是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及价值认同闭环成型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根本动力在于人们对垃圾分类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

  从添麻烦到靠自觉

  做好垃圾分类,许多居民曾缺乏动力。参照国际经验,四五年前,许多小区开始为陋习难改的投放者“添麻烦”——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

  在随地乱扔垃圾受到严格限制的前提下,对分类投放垃圾的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尤其是限定投放点和时间,能确保有限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投放者的分类情况进行高效监督,逐步将外部监督压力转化为投放者内心分类的自觉。

  住着184户居民的惠工新村,是上海最早一批试点“定时定点”的小区,只设一个垃圾箱房,每天上下午各开放三四个小时。去年7月1日,这个小区再次“特立独行”,将投放垃圾的时间放宽到24小时。

  “定时定点只是手段,正确分类投放才是目标,既然目标实现了,手段就可以更加灵活、变通。”惠工新村自管小组组长张月红表示,居民们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从推行垃圾分类至今,该小区的分类达标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

  “每个小区情况不同,但在把‘方便’何时以及如何还给居民这点上,都应该认真调研和思考,才能有敢这么做的‘底气’。”华沁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爱英说,从2020年下半年起,沁园邨小区就开始分步试验放宽“定时定点”,先是减少在箱房前值守的志愿者直至全部撤走,再安装“一网统管”设备监控志愿者撤走及放宽投放时间后的分类实效,最后在去年彻底“放心”将垃圾箱房改为24小时开放。

  从四分类到更精细

  在许多更早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垃圾种类的不断细化和调整,是一个必然趋势。

  早晨,阳光苑居民杨取英拎着前夜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奇怪的是,她手里拎的垃圾袋有三只:一只装干垃圾,另外两只装湿垃圾。

  “谜底”在定时投放点揭晓,上海小区里常见的四分类垃圾桶在阳光苑变成了五个,多出来的那个也装湿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贴有提示:“餐前未烹饪垃圾”。一旁,原来的湿垃圾桶也贴有提示:“餐后已烹饪垃圾”。该小区还将旧衣物(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于是,便有了“六分类”。

  以分为两类的湿垃圾为例,废弃蔬果花草等作为“餐前未烹饪垃圾”,在降解机内变成有机介质,“反哺”小区公共绿地、窗阳台;减重的“餐后已烹饪垃圾”减轻末端处置压力,高效变成绿电,同样“反哺”居民。

  上海市民深知,分得越细致,垃圾“重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分类热情,给了上海末端处置环节不断加大产能和转型升级的“底气”。

  过去一年,老港湿垃圾二期、金山焚烧二期、奉贤焚烧二期等末端设施相继建成投产,上海湿垃圾资源利用和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从新时尚到碳达峰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它用三年时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许多人不再满足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将这股热情带入生活中的更多领域。开展“光盘行动”、减少非必要的塑料制品消费、坚持公交出行……垃圾分类吹响了上海市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号角,也有了更多全新的深刻内涵。

  今年初,石门二路街道的居民发现,身边多出一家干净整洁的废品回收“便利店”。更有趣的是,交投可回收物后,还能按品类、重量得到“减碳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或优惠券。

  “除了改善身边的环境、让更多可再生资源进入循环链,生活垃圾分类其实还有显著减少碳排放的作用。”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副院长邰俊透露,上海正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的研究,其中一个重点方向是研究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对于减少碳排放的贡献,这将丰富垃圾分类的价值内涵,并明明白白地告诉每一个人通过垃圾分类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有助于构建一个新的垃圾分类价值认同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