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通知公示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回收价格不高等待时间漫长
更新时间:2011-08-01 浏览次数:1749
 
         虽然“E环365”的网站还活着,但其实这个项目已经死了。

  记者昨天拨打了“E环365”的热线电话,结果接线员告知这是一家精油推销公司的电话,原先的电子垃圾服务早已不存在。记者随即致电国家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对方回答道:“早停了,现在没项目了。”

  一个曾经由工信部、上海经信委大力推荐的电子垃圾回收渠道,为何经营不到3年就悄然倒下?

       不到3年就“悄然倒下”

  2008年时,这个由国家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组织设计开发系统进入上海,为市民提供电子产品注册、维修、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的信息服务,通过电子垃圾换得的积分优惠,市民可以购买大米、日用品等实实在在的东西。

  鼎盛时期,“E环365”曾一度揽下上海500个社区,从而一度被业内认为,再也不用担心那些走街串巷收破烂的"散兵游勇"了。

  3年后,当年的乐观被证实只是一种臆想。记者昨日拨打了“E环365”的热线电话“4006286365”,结果接线员告知这是一家精油推销公司的电话,原先的电子垃圾服务早已不存在。该网站新闻更新停止在了2010年,就连上海办事处的电话、项目经理的手机号码也全部都无法接通。

  缺乏时间和价格优势

  其实,早在“E环365”开通的1个半月时,苗头就已经显现出来,当时每月只有千余名市民来电,令负责人感到有些失望和不解。因为原本预计,回收公司应该活多得忙不过来才是,可事实为什么正好相反呢?

  不少市民给出了答案:价格不算很高、等待时间漫长,这两条是阻止他们捐赠热情的主要因素。

  记者做了个实地测试:以一台废旧笔记本电脑为例,同时拨打了沪上一家知名收废公司的电话和另一个小贩的手机。结果前者花了半小时上门,后者则在10分钟内就赶到。前者开出的回收价格是80元,后者则多出了近1倍。

  “没有时间优势,价格又不高,老百姓自然愿意把电子垃圾卖给"游击队"。”上海再生资源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申城目前个人产生的电子垃圾,绝大多数都走入了“地下渠道”。

  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莫琳承认,目前该公司回收的电子垃圾,绝大多数都是由企事业、园区等集中提供的“公家”货品,来自居民私人的少之又少。

  “正规军”成本高很难做

  “居民们认为回收价不高,但是我们有苦难言。”上海新锦华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总经理张遂波表示,街头摊贩几乎无成本流动经营,可“正规军”却是成本高昂,比如,开车上门回收,车上要配1名司机、1名业务员和至少1名搬运工,一天的人力成本就在400元左右。有时候横穿市区到居民家,回收的只是一个mp3、一部手机,碰到价钱谈不拢,或者居民未在家,只能无功而返。不仅如此,还要为员工交金、为废品交税,这些都制约着收购价格。

  张遂波透露,去年公司曾经想过在居民区周边布点的计划,最终还是闲置了下来。“开一个店要环保前置审批,要扣除不同的税金,最终很可能是亏本经营。”

  莫琳也告诉记者,对“游击队”来说,一台废旧电视机收购后,一般稍加整修,就能以高出收购价3倍以上的价格卖给二手家电市场;完全报废的,则运到郊区或者外地的地下作坊手工拆解。铜、锡、黄金等金属转卖给制造企业,剩下的则被当作生活垃圾扔进垃圾场。而正规的企业,却不能这样做。

  政策推行不能仅靠罚

  今年1月1日起,我国已经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

  对于那些没有取得“电子垃圾”处理资格擅自从事处理活动的,将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但在业内看来,政策推行并不能仅仅依靠“罚”了事,如何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如何在电子回收企业进社区给予政策支持?如何让“正规军”的吸引力超过“游击队”?才是重中之重。